a国产成人免费视频,日韩ā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久久免费精品国产2020

【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調研行】出彩云南

2024-01-22 06:00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王炬鵬)
手機看中經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踐行習近平經濟思想調研行】出彩云南

2024年01月22日 06:00   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調研組

  “復興號”動車組經過瀾滄江大橋。截至2023年12月底,中老鐵路累計運輸貨物3033萬噸、發送旅客2530萬人次、開行“瀾湄快線”827列。徐章位攝(中經視覺)

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貿易企業聚集園。王俊星攝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版圖中,云南有著獨特的歷史方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到云南考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

  云南省委、省政府帶領4700萬各族人民,牢記總書記囑托,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在高質量發展的多彩篇章中,開放是云南最為出彩的亮色。

  跨越山河 通江達海

  ——“大通道”打開開放新格局

  云南與緬甸、老撾和越南接壤,是我國連接南亞東南亞的陸上大通道和“橋頭堡”。但山河阻隔曾是多少代人無法跨越的自然屏障,也制約著區位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為云南“大通道”建設提供了新機遇。今天,云南省7個出省通道、5個出境通道,都規劃建設有高速公路。這個山地面積居多的省份公路總里程超3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466公里。

  鐵路在云蒸霞蔚的山嶺間穿行。全省鐵路運營總里程突破5000公里,其中高鐵就有1212公里。云南還有15個民用運輸機場。云南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彭智輝說,云南在提高與周邊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水平的同時,也在繼續優化綜合交通運輸政策層面的“軟聯通”水平。

  東有西部陸海新通道、西有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南有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北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云南就處在這樣的“大通道”上。

  云南的開放,背靠14億人口國內大市場,面向南亞東南亞2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肩挑“兩洋”(太平洋、印度洋)、通江達海,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開放優勢,在服務和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更加凸顯。

  如今,云南與周邊9個國家搭建起12個多雙邊合作機制。國際友好城市增至106對,遍布5大洲37個國家,其中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締結友城50對。

  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是云南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也是云南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大機遇和重要平臺。

  云南省商務廳黨組成員顧敏給出這樣一組數據:2019年到2021年,云南對外貿易規模連續跨上2000億元、3000億元兩個臺階;云南的貿易國別市場已經增至200多個;至2023年底,云南成功申報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7個……

  云南省社科院院長楊正權說,云南“大通道”建設的意義在于,陸路通道直達南亞東南亞,打開了西南開放新局面。同時,強化了云南與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地區對接合作,加強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等產業銜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使云南能夠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

  云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王正英表示,云南將用好用足國家政策紅利,以大通道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大貿易、大貿易帶動大產業,推動云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黃金線路” 貨暢其行

  ——中老鐵路串起“經濟走廊”

  2021年12月3日,從中國昆明到老撾首都萬象的中老鐵路開通。復興號動車穿過西雙版納熱帶叢林的軌跡,給山林抹上一道現代之光,帶來云南開放新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把中老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將中老鐵路打造成為中老人民的發展路、幸福路、友誼路。

  開通兩年多來,中老鐵路是云南開放最直接、最成熟的突破口,成為撬動云南高水平開放的杠桿。

  “安全運營、客貨兩旺”,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馬永鴻用這兩句話概括中老鐵路運營情況。截至2023年12月底,中老鐵路累計運輸貨物3033萬噸、發送旅客2530萬人次、開行“瀾湄快線”827列。

  隨著旅客和貨源的增多,中老鐵路的服務創新也在提速,服務內容越來越豐富。在位于王家營的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中鐵聯集昆明分公司副總經理徐超站在展板前指著“‘黃金通道’創新記事”一欄,娓娓道來:

  2022年1月10日,首列“瀾湄快線”開出;3月12日,“跨境電商”首次通過中老鐵路運輸;8月30日,中老鐵路多式聯運“一單制”首發;12月4日,中老鐵路入境水果列車首次到達王家營;2023年2月7日,中老泰全程鐵路運輸冷鏈車首發;4月16日,中老鐵路“瀾湄快線”調整為每日開行……

  中老鐵路不僅連通云南與南亞東南亞,而且搭建起一條云南與其他地區連接的“黃金通道”。2023年7月7日,“瀾湄蓉歐快線”開行,中老鐵路與中歐班列聯線貫通;10月8日,首趟“滬滇·瀾湄線”國際貨運班列開行,長三角貨物出口南亞東南亞時間大大縮短,同時,中老中越國際冷鏈班列相繼開行。

  昆明海關辦公室副主任林麗瓊介紹,中老鐵路開通以來,海關監管驗放跨境貨物品類由開通首月的583種拓展到2900多種。31個省(區、市)依托中老鐵路開展國際貨物運輸業務,運輸范圍覆蓋老撾、泰國、緬甸等12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我國與東盟國家鐵路貨物運輸有一半經中老鐵路。

  中老鐵路開通后,在區域管理上最大的創新是昆明托管磨憨的探索。中老鐵路全長1035公里,磨憨站是中老鐵路的出境站點。從昆明到磨憨將近700公里。2022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決定由昆明托管西雙版納州磨憨鎮共同建設國際口岸城市。這讓昆明成為全國唯一擁有“邊境線和邊境口岸”的省會城市,也為中老鐵路沿線經濟崛起打開新局面。

  昆明托管磨憨,推動資源和政策向南傾斜,為磨憨的口岸建設提供強勁動力。昆明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曉梅介紹,昆明托管磨憨有多項創新:創新工作機制,推動磨憨與云南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經開區、昆明綜合保稅區“四區”聯動發展;創新央地合作模式,與中國中鐵合作推進磨憨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創新滬滇合作機制,與上海臨港集團共同推進磨憨產業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園區建設……

  中老鐵路像一條串珠紅線,沿途連起一個個產業。云南出臺“中老鐵路沿線三年行動計劃”,著力在鐵路沿線培育經濟增長點。鐵路發揮著培育經營主體的支撐作用。沿線地方政府推進9條鐵路專用線和42個產業物流園區建設,促進物流從集貨源、擴規模向促貿易、壯產業轉變。

  玉溪市副市長陳建軍介紹,得益于中老鐵路,2023年1月至11月,玉溪外貿進口同比增長147%,鐵路運輸進口額增長112%。普洱市委副書記任遠征告訴記者,中老鐵路沿線園區建設積極推進。2023年1月至11月,3個省級開發區擁有規上企業89戶,占全部規上企業總數的47%;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77.5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33.7%。

  曾祥菊是云南滇雪糧油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去年廠區擴建,專門留出一條加工棕櫚油的生產線位置。她說:“中老鐵路對我們企業發展意義重大。現在主要生產菜籽油,隨著中老鐵路開通,物流成本降低,我們有信心拓展南亞東南亞棕櫚油市場。”

  磨憨站100米開外,是磨憨—磨丁合作區政務服務大廳。磨憨—磨丁合作區,即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是全國2個國家級跨境經濟合作區之一。在中方區域圍網區建設現場,轟鳴聲此起彼伏;磨憨南坡國際產能合作園,正在平整場地。磨憨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資興業,聚集起國際商貿、加工制造、現代物流等產業。

  “絲路花語”是中老鐵路國際客運列車精心打造的服務品牌。列車乘務員會說中老英3種語言,開展三語廣播。周城利是中老鐵路上的一位列車長。2016年底,滬昆高鐵、南昆客專開通運營,云南邁入高鐵時代,她是昆明段第一批列車長;中老鐵路開通,她又是第一批中老鐵路上的列車長。她是普洱人,火車每天經過自己的家鄉,這位拉祜族姑娘告訴記者:“在中老鐵路上當列車長,我感到很自豪。值乘這條線路,最開心的是可以用家鄉話和老鄉溝通。”每逢節假日,他們還準備了文藝節目,快速行進的車廂里總是充滿歡聲笑語。

  在磨憨站出站口,10多位來景洪短訓學習的老撾青年列隊出站。經過短短4個月學習,他們漢語說得還不夠流利,但依然表達出對未來的信心。從他們充滿希望的眼神中,更能理解中老鐵路這條“發展路”“幸福路”“友誼路”的意義。

  集聚要素 激活貿易

  ——口岸建設蓄積發展勢能

  紅河、南溪河在河口交匯,中越南溪河大橋斜跨南北。站立在大橋中央,向前一步是越南老街,向后一步是中國河口。

  河口是中越邊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每天近2萬人往返其間。上午8點一過,邊民便排隊辦理通關手續。互市貿易額不斷上升,拉動了消費,給邊陲小城增添了活力。

  云南邊境小額貿易強勢恢復。2023年,全省邊境小額貿易完成260億元,增長48.7%,邊民互市貿易完成200.3億元,增長55.3%。

  云南將口岸建設作為支撐更高水平開放、牽引經濟轉型發展的流量入口,強化口岸開放窗口、樞紐節點、門戶聯通作用,以此形成人流、物流、技術流、信息流等各類優勢資源要素“引力場”,增創經濟發展新優勢。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是云南口岸經濟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便利,讓貿易更加便民利民。

  云南的27個口岸,大多是陸地口岸。邊民互市就是為了興邊富民、睦鄰固邊。從最初設立卡口式貿易點,到實現場所式管理,再到推動試點改革,云南22個邊民互市點成為西南邊境上的一道亮眼風景。

  河口口岸運營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姚正婷介紹,河口縣率先啟動“互聯網+邊民互市”模式試點改革,持續探索“邊民互市+N”化互市改革,率先實現互市商品互聯網一二級市場交易全覆蓋,搭建線上線下相互銜接的互市貿易體系,推動“真邊民、真交易、真結算”,讓邊民“真受益”。

  磨憨口岸的邊民互市場煥然一新。2022年11月15日,這個昆明托管磨憨以來首個建成的重點項目正式運營,能滿足每天500輛大貨車的通關作業,是老互市場的3倍以上。

  磨整村報關員依光榮說:“以前我們村每天也就運10車貨物,現在市場好,能運20車左右,整個互市場能運100多車。”“互聯網+邊民互市”模式在云南12個口岸推廣,互市效益進一步放大。

  ——提速,通關用時跑進全國前列。

  站點多、鏈條長、環節瑣碎、監管復雜等都是云南口岸的難題。通關便利努力的著眼點就是打通堵點,在多式聯運、快速通過上做文章。

  當日進口、當日查驗、當日通行,這是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運輸貨物的效率。中老鐵路開行僅10天,這個云貴地區最大的集裝箱專業化場站就實現了國際運輸需求在線申報;2022年7月1日,云南省首個內陸鐵路車站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建成并投用,非口岸地區也擁有了海關功能;“鐵路快通”模式啟用、多式聯運“一單制”列車首發……

  “對我們來說,最方便的是‘鐵路快通’,一項服務就能節約7小時左右。”跑了6年運輸,云南仁承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經理楊杰深感如今通關便利,她說,“我們很多布料訂單運往歐洲,運貨時間緊張。‘鐵路快通’使我們在昆明站報關后無需在磨憨口岸重復報關。再加上每日開行的‘瀾湄快線’,運一趟貨能比原來快1天到2天。”

  為了不換柜、無損耗運輸新鮮蔬果,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開遠工務段下決心改造河口站站前隧道,方便通關;玉溪海關優化出口新鮮蔬菜監管流程,檢驗周期平均壓縮70%;野象谷站提出根據公路貨物提前編組列車,管理運力以減少車輛等待時長;允許貨物先走、單證后補,磨憨鐵路口岸通過“兩步申報”等13條措施將通關時間由40多小時壓減至5小時內……

  云南口岸整體通關時效連續多年全國領先,節約的每一分鐘、每一小時都能折算成企業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提質,外貿服務滿足企業需求。

  云南的口岸面對的大多數是中小企業。他們在磕磕絆絆中熟悉了進出口流程,多花了時間不說,還平白交“學費”。為了做優外貿服務,云南打造外貿綜合服務平臺,把服務送進企業。

  2023年8月,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貿易企業聚集園區落成,園區通過“兩亞通”平臺,為中小商家提供資質辦理、商檢報關、國際物流、海外倉儲、外匯收付、出口退稅、信保融資等一站式解決方案。園區總經理方遠說:“這種綜合性外貿服務平臺,在昆明是頭一個。”

  372家企業已經品嘗到“頭啖湯”,云南燕之旺進出口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公司總經理李牧遙說:“我們最初連資質都不知道怎么辦,物流上也吃過虧。對于我們這類企業,‘兩亞通’實用方便。”

  為暢通跨境資金流動,中國人民銀行河口縣支行建立市場化匯率報價機制、雙邊本幣清算機制、人民幣現鈔調運機制等,在全省首推“貨物貿易電子單證審核”業務。行長王逢春欣喜地說,有了這項業務,貨物貿易外匯結算辦結時間從過去的3小時縮短至15分鐘。

  2023年前11個月,云南邊境貿易增長60.4%。這是力爭全國一流水平的服務意識,為云南邊貿寫下的生動答卷。

  花開山谷 化繭成蝶

  ——特色園區顯現規模效益

  42棟標準廠房在15個月內全部封頂,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是昆明經開區與上海臨港集團合力打造的推動滬滇協作新范式、園區合作新樣板。

  在園區開園儀式上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花開山谷,化繭成蝶。

  “大通道”給云南帶來產業發展的新機遇。這幾年,入滇發展的世界500強企業累計140家。當產業轉移的機遇撲面而來,如何集聚起規模效應,云南選擇以園區聚產業。

  云南多山,園區大都像山花那樣沿山而開,依山而建。每一個園區也都經歷過“化繭成蝶”的艱辛。

  西南玉溪國際物流港就是這樣一朵開在山谷的鮮花。通往越南方向的玉(溪)蒙(自)鐵路,與中老鐵路呈“人”字形交會在龍潭山腳下,西南玉溪國際物流港正在這山間三角地帶鋪展開來。

  玉溪物流投資有限公司、玉溪國糧集團董事長陳建勛站在最高的一座樓頂層,指著一棟棟樓宇向記者介紹,那邊是冷鏈物流園區,這邊是汽車綜合貿易園;遠處是糧食物流產業園,近處是中小企業創業園。陳建勛感慨道,“中老鐵路帶來看得見的新機遇”。

  越來越多的產業和企業進入園區,推動著園區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云南已初步形成以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引領,以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帶動,以沿邊產業園區為重點,以綜合保稅區、邊(跨)境經濟合作區等為支撐的多層次開放平臺體系。振興園區經濟是云南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潛力所在。

  ——產業協作,項目擴園。

  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的竣工,標志著東西部合作由簡單的產業幫扶轉向產業協作。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祁龍軍說,“目前有50多家企業表達合作意向,其中38家已簽約”。項目采用“重資產投入”與“輕資產運營”分離的方式開發建設。昆明經開區負責拿地和工程建設,完成重資產投入;上海臨港集團與昆明經開區平臺公司按5∶5的比例出資成立運營公司,導入上海的資本運營、企業引入等模式,實現輕資產運營。

  云南以重點園區為載體,立足全國謀劃自身,提升自身服務全國,把握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優勢,推動園區經濟不斷發展。今天,“東部企業+云南資源”“東部研發+云南制造”“全國市場+云南產品”等產業協作模式層出不窮。

  昆明經開區(自貿試驗區昆明片區)管委會副主任林志剛說,作為全國唯一擁有自貿、經開、保稅、跨境合作并具備口岸功能的開放型特色園區,昆明經開區經營主體已超8萬戶,形成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生物醫藥共生互促的產業體系。

  借自貿試驗區的優勢,通過滬滇合作共贏的制度設計和稅收、產值等利益的共享,定能實現“飛出地”與“飛入地”共同繁榮。

  ——政策疊加,企業滿園。

  隨著河口邊境經濟合作區、國家級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紅河綜合保稅區、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中國(紅河)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先后掛牌落地,政策疊加,紅河開放優勢不斷放大。2023年,紅河啟動河口沿邊產業園區建設。

  在紅河綜合保稅區,云南潤豐云天農業有限公司的復合能量產品生產線正全速運轉。“得益于園區保稅加工政策,我們開啟多元化發展。”總經理助理廖偉說,公司運營的云天化全球農產品供應鏈落地(紅河)加工項目是云南省首個進境糧食保稅加工項目。“項目為云南糧食進口開辟了跨省多式聯運新途徑。依托中老鐵路打通東南亞糧食運輸新通道,不僅助力糧食和飼料保供,還拉動了養殖業、物流業發展。”

  云南省各個園區利用自身優勢探索創新發展模式。經開區具有產業扶持、園區開發的經驗優勢,側重產業、人才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支撐;自貿區具有制度創新、先行先試的先導優勢,側重服務貿易、跨境金融、跨區通辦等方面創新;跨境合作區具有口岸聯動、跨境合作的獨特優勢,側重跨境產能、境外關內、原產地規則等的互通互動;綜合保稅區具有稅費減免、特殊準入的功能優勢,側重貨物貿易、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的平臺競爭。企業來到云南,了解園區模式和各項政策后,都可以找到中意的歸屬。

  ——一園一策,集群強園。

  云南充分發揮15個國家級開發區引領作用,打造7個千億級省級重點開發區。同時,制定“一園一策”支持政策,在西雙版納、普洱、怒江等州市建設一批“小而特”“小而精”的特色優勢園區。

  “同比增長223%!2023年1月至11月園區完成工業投資9億元,項目建設火力全開。”思茅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姜志剛說,在當地咖啡產業鏈中,精深加工曾是較薄弱的一環。為突破咖啡企業多以生豆銷售為主、產業層次相對低的困境,園區培育了一批優勢外向型咖啡企業。依托鏈主企業,提升精深加工水平,這里建成云南最大的咖啡加工園區和出口基地。2023年被認定為云南省特色優勢園區(咖啡特色產業園)。

  愛伲莊園咖啡有限公司是園區內的骨干企業,在寬敞整潔的加工車間里,員工們熟練地操作著生產冷萃咖啡的新設備。“我們投資1230萬元建設年產1000噸冷萃濃縮凍干生產線,幾個月前已正式投產。生產線采用智能色選機將一顆顆咖啡豆分級,精深加工成冷萃凍干粉、冷萃濃縮液等,豐富了產品類型。”公司董事長、普洱市咖啡協會會長劉明輝頗為得意地說。大唐漢方制藥有限公司是園區內一家國家級高新企業。這家以傳統中藥開發為主的企業,在園區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公司董事長朱光榮說,“園區有適合企業發展的‘貼身’政策,政策針對性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如今,云南各園區建設更注重打造特色主導產業,以園聚鏈、以鏈集群。重點產業加速向園區聚集,園區經濟規模效應日益顯現。云南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建新介紹,2023年1月至11月,開發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高于全省2.8個百分點,開發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1.9%、高于全省42.2個百分點,開發區工業投資增長37.9%、高于全省17.3個百分點,開發區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孔雀開屏 “鏈”通云嶺

  ——開放優勢拉長產業鏈條

  中老鐵路客運線起點昆明南站,建筑立面采用孔雀開屏的造型。云南的產業鏈也恰如孔雀開屏,閃耀在云嶺大地上。

  立足比較優勢,云南謀劃了綠色鋁、綠色硅、新能源電池、氫能源、能源電子等28條重點產業鏈。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薛貴輝表示,到2025年,28條產業鏈預計產值可超過2.5萬億元。

  云南省積極承接國內外制造業有序轉移,大抓產業、主攻工業,推動綠色能源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工業厚積薄發態勢持續展現。截至2023年12月,云南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22個月超過全國平均增速;工業投資連續23個月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長,在全省重點行業中持續保持總量第一、增速第一;工業投資超過房地產和交通,成為全省投資量最大的行業……

  云南人用“過橋米線”來形容產業發展的窘境。云南是黃金大通道,但好比“過橋米線”,貨物一過什么也沒留下。產業不強,貿易和經濟發展就不可持續。如何真正把產業留下來,是云南的必答題。

  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給云南打開了一扇窗。因為大開放,云南正成為強大國內市場與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之間的紐帶,一批產業在云南重新聚集。

  ——“大通道”迎來產業轉移新機遇。

  在蒙自經開區紅河綜保區,森茂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手機攝像頭結構件全自動生產基地正在緊張調試中,今年4月該基地就將形成規模化生產能力,給位于越南的總裝廠供貨。

  在河口縣緊鄰越南的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唐立特紡織服裝產業園,36歲的越南女工楊氏降熟練地操作著縫紉機,縫制好的一件件床上用品將從這里發往東南亞和歐美地區。

  “大通道”是區位優勢,也是經濟優勢。物流時間短、成本低吸引著外地企業到云南發展。“以前從東莞發貨到越南要一個多星期,現在上午裝車下午就能抵達。”森茂電子董事長林茂是廣東人,把生產基地搬到云南,是他多方權衡后的決定。“消費電子行業對配件時效性要求高,如果出現爆款客戶加單,我們這里響應會很快。同時,云南的電價比東莞也便宜。”

  唐立特紡織品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江蘇張家港,車間主任李加勝同樣是“東部移民”。他告訴記者:“背靠祖國,面向東南亞,這樣的環境讓我們感到更安全。”據他透露,還有一些浙江企業來園區參觀,也想把工廠轉移到云南。

  這是東與西的交匯,也是山與海的相遇。當前,云南從全局進行戰略謀劃,積極承接國內外制造業有序轉移。在2023年9月舉辦的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上,云南共簽約項目382個,協議總金額3966億元。

  “大通道”吸引大項目紛至沓來。翻看云南省重點項目表,施工面積超1平方公里的項目18個,投資100億元以上的項目9個,投資50億元的項目18個,以隆基“燈塔工廠”、神火5G全連接工廠等為代表的大批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

  ——大聚集推動產業強勁升級。

  “一煙二電三有色。”產業結構單一,是云南發展面臨的挑戰。隨著工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如今這種格局被重塑優化。

  在海拔1920米的高原上,聞泰昆明智能制造產業園是聞泰科技目前規模最大的產業園區,每年有數千萬的智能產品終端從這里發往全球。

  2022年,云南省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2.6%,對全省規上工業增速的貢獻率高達44.7%,在40個工業行業中貢獻率排名第一。電子信息設備制造業成為云南省煙草、電力、有色之外的第四大支柱產業。

  高爐轉爐拔地而起、軋鋼車間氣勢恢宏、連接管網交錯縱橫……置身宏大的玉昆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轉型升級產能置換項目建設現場,真切感受到云南全產業鏈打造千億級綠色鋼鐵產業的自信與從容。

  “周邊項目全面建成后,這一片將成為云南最大的鋼鐵基地。”玉昆鋼鐵集團董事長助理陳丕錦信心滿滿,“依托中老鐵路,我們引進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礦產資源和原料,針對東南亞市場調整產品結構,向連軋帶鋼、冷鍛鋼、焊條鋼等高端產品升級,產品輻射半徑擴大到1000公里以上。項目噸鋼能耗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全面實現超低排放。”

  新興產業異軍突起,傳統產業加快升級,通過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云南現代化工業體系構建取得新進展。

  ——大升級支撐產業實現跨越。

  引入和打造鏈主,推進垂直一體化,一個更大的產業圖景在云南展開。

  硫醇甲基錫、四丁基錫、錫酸鈉……在云南錫業錫化工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展廳正門口,有一根銀色金屬包裹的大立柱,上面寫滿了公司的拳頭產品。在公司副總經理張杰心中,這些產品是公司發展壯大的“頂梁柱”。

  云南錫業集團是一家擁有百年歷史的國企。為打開“第二增長極”,該集團成立云南錫業錫化工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主動延鏈強鏈補鏈,重點打造新材料和精深加工戰略單元。歷經多年建設發展,公司已經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錫化工產品專業制造商。

  依托豐富的綠色能源優勢,云南引進了一批“鏈主”企業落地,打造了一批標志性產業鏈。

  隆基、通威、晶澳、晶科……光伏領軍企業爭相落子云南,打造形成“工業硅—光伏級多晶硅—單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的融合發展閉環,光伏之都初具雛形。

  中鋁集團、山東魏橋、河南神火……鋁產業龍頭集聚云南,初步形成了“原料—電力—綠色鋁—鋁材精深加工—綜合利用”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格局,綠色鋁谷正在形成。

  杉杉股份、德方納米、億緯鋰能……鋰電龍頭企業加速落地,新能源電池“資源—正負極材料—電芯—電池—應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產業鏈日趨完善,云南已成為新能源電池產業重要基地。

  全產業鏈快速推進關鍵在機制創新。在玉溪市高新區互聯網創業園,有一個特殊的領導班子——制造業全產業鏈專班。玉溪市重點產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馬黎霞介紹,2021年以來,玉溪建立制造業全產業鏈專班工作機制,變單一“兵團作戰”為“縱隊作戰、鏈式發展”。全產業鏈專班一子落地,做強產業滿盤皆活。

  “立足資源稟賦,發揮地域優勢,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紅河州委書記趙瑞君說:“一方面,要依托云南的綠色能源和礦產資源優勢,做產業鏈延伸的文章;另一方面,用好對外開放和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吸引一些相關產業的配套企業落地云南。”

  從茶馬古道到高速成網、鐵路綿延,云南成為西南開放的“大通道”是一個歷史機遇。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讓云南人民對區位優勢的認識在加深,對開放出路的認識也在加深。“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已經成為共識。

  云南的開放是對內對外的雙向開放。在服務大局中找準定位,在更高層次上運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我國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中闖出新路,云南推動輻射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云南背靠國內大市場,加快承接新一輪產業轉移,正確認識和把握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抓住“一帶一路”建設及RCEP協定的巨大機遇,正在努力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悠悠彩云南,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經濟日報調研組成員:孫世芳 魏永剛 喬金亮 管培利 王軼辰 李彥臻 原 洋)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