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国产成人免费视频,日韩ā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久久免费精品国产2020

新的生產力理論指導高質量發展實踐

2024-06-19 06:40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馮虎)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新的生產力理論指導高質量發展實踐

2024年06月19日 06:40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黃 鑫

  聚焦發展量子計算、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能源、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集群,積極打造綠色工廠、未來工廠……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各地積極制定“線路圖”,因地制宜找準優勢特色,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布局新賽道,培育新動能,重塑新優勢。

  從地方考察調研時第一次提出“新質生產力”,到“新質生產力”正式進入中央文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質生產力概念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重大任務,指導和推動著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新時代的先進生產力,正在神州大地涌動。

  競逐新賽道

  新質生產力是什么?概括地說,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新發展和重要拓展,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原創性貢獻,理論意義深刻,實踐意義重大。

  以此為根本遵循,各地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迭代、新興產業搶灘、未來產業爭先,競逐發展新賽道。四川重點培育生物技術、衛星網絡、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廣東積極打造未來電子信息、未來智能裝備、未來生命健康、未來材料、未來綠色低碳五大未來產業矩陣;湖北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小米汽車5月交付新車8630輛,并計劃6月交付1萬輛以上,并且承諾今年沖刺交付12萬輛。小米汽車不斷擴充產能,靠的是智能化。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小米汽車工廠,擁有超過700臺機器人,可實現大壓鑄、沖壓、車身連接、車身裝配、涂裝、總裝等關鍵工藝100%自動化。在車間滿產情況下,每76秒就有一輛小米SU7下線。

  點擊眼前“憑空出現”的巨幕,感受“意念控制、意隨心動”的腦機接口技術……在杭州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AR(增強現實)眼鏡、智能仿生手、睡眠儀等未來產業標志性產品讓人目不暇接。這些產品都已實現量產,夢想在這里變成現實。杭州未來科技城明確,未來網絡、未來醫療、空地一體、元宇宙、類腦智能、前沿新材料是重點發展的六大未來產業。

  布局新賽道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路徑。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劉伯超表示,工信部密切跟蹤前沿科技發展動向,持續布局原子級制造等新賽道,為新質生產力提供新動能。

  先進制造業集群是布局新賽道的關鍵力量。賽迪研究院科技與標準研究所所長程楠介紹,黨的十九大以來,政策文件多次對培育產業集群提出明確要求,工信部積極落實推動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截至目前,工信部通過集群競賽方式遴選出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這些集群正在成為產業技術創新“策源地”、專精特新企業“集聚地”、重大創新項目“承載地”和區域經濟發展“新高地”。

  配置新要素

  新質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創新,既包括技術和業態模式層面的創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層面的創新。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5月,全球權威賽事——QASC挑戰賽更新國際排名結果,浪潮海若大模型以93.70%的準確率刷新世界紀錄,成功斬獲榜單第一名。今年以來,浪潮集團在政策保障、激發創新要素活力、加快成果轉化等方面持續用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動能。截至5月底,產生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標準“四新”成果280余項,新突破云計算、區塊鏈等領域關鍵技術138項,新增有效專利2200余件,參與制定各類標準60余項。

  創新是一個系統工程,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相互交織、相互支撐。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打破制約科技創新、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全面深化改革中,這些堵點和難點逐漸被打通。

  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介紹,隨著科技體制改革深化,制約創新的藩籬被打破,科技創新的戰略導向、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等顯著加強,加快推動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同時,隨著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化,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領域制度性障礙和機制性梗阻逐漸被打通,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收入分配等市場經濟制度不斷完善,生產要素逐漸從低質低效領域流向優質高效領域,各類要素協同配置并向新質生產力集聚,數據要素的倍增效應得以發揮,全要素生產率顯著提升。

  “要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其中,科技體制改革中有兩點比較突出。”程楠分析,一是管理制度改革,將科技部與產業緊密相關的職責分別劃入工信部和農業農村部,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創造了更好條件,不僅進一步強化了產業科技創新工作的戰略地位,而且進一步壓實了產業部門科技創新責任。二是攻關機制改革,圍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探索“揭榜掛帥”和“賽馬機制”。通過“揭榜掛帥”,建立起以需求為牽引、以能夠解決問題為評價標準的新機制,獎優罰劣,鼓勵有能力的團隊承擔關鍵技術攻關。通過“賽馬機制”,以多主體攻關、階段性考核的方式,讓有能力的團隊脫穎而出,提高攻關質量和效益。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全面深化改革以來,一方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對創新活動支持力度,吸引和培育一批高端創新人才,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優化金融服務,為創新型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破解創新活動資金瓶頸。這些舉措推動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和高效配置,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堅實支撐。

  激發新動能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才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礎。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分析,從技術層面看,我國新質生產力持續追趕,部分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前沿技術加快研發布局與應用探索。例如,量子計算原型機研發性能指標不斷提升,量子糾錯實驗驗證取得突破,應用探索廣泛開展。數字技術開源共享生態逐步建立。中國開源云聯盟先后發布系列許可協議,我國云原生開源項目數量破百,主要國際社區項目中超過20%的開源項目來自中國,貢獻度躍居世界第二位。

  從要素層面看,新質生產力量質齊升,數據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要素稟賦結構優化。我國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加速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變,勞動力全球占比由2010年的24.7%降至2022年的22.8%,資本要素全球占比由2010年的20.8%升至2022年的27.8%。技術研發投入和產出快速增長,數字技術對工業效率賦能在2017年至2022年間提升了1.14倍。形成數據驅動創新發展新模式,數據要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開始顯現。

  從產業層面看,新質生產力加速升級,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載體。制造業重點領域數字化水平提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62.2%和79.6%;服務業數字化、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取得新進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73%,提質增效顯著。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總數突破200萬家,新材料、機器人等一批新興行業快速成長,“新三樣”產品增勢迅猛。加速打造人形機器人、量子計算機等未來產業創新標志性產品。

  “通過深化市場體制改革,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創新活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有力支撐。”朱克力說。

  趙剛表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繼續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深化科技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人才發展、財稅金融、市場監管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黃 鑫)

(責任編輯:馮虎)